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馬小利從技術的角度對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做出了預判。她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指引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大勢所趨。從電芯發展的角度來看,大電芯技術是動力電池單體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增加電芯尺寸、增大電芯容量、優化電芯封裝方式、減少電芯附屬部件等,更有利于電池系統的集成有效利用率,利好于降低電池系統的綜合成本、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
基石資本合伙人楊勝君表示,通常來講,當一個產業鏈的滲透率達到10%時,就達到了這個行業的拐點。在他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智能駕駛也會帶來更大的機會,尤其是在軟件定義汽車背景下,汽車產品會成為極大想象空間的工具。
長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登表示,當前汽車行業正進入百年不遇的大變革時代,電動化如火如荼、智能化曙光初現,從企業自身縱向以及行業間橫向來審視,我們都認為當下汽車領域具備較高的投資吸引力及配置價值。從行業景氣度來看,預計2022年批發銷量將達到2330萬輛,同比增長8%-9%,從結構上看,電動化與混動化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分享了中創新航作為鋰電池龍頭企業,在技術上的硬實力。據她透露,中創新航引領了三元鋰電池的技術走向,很好地解決了三元電池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實現了三元鋰電池整包針刺試驗不起火,磷酸鐵鋰電池極限試驗槍刺不起火,重新定義了鋰電池的安全標準。
廣汽資本董事長眭立表示,作為廣汽集團的資本運作和投融資平臺,廣汽資本既懂汽車、懂金融投資,更有融資能力,在進行產業投資時具備明顯優勢。一方面廣汽資本背靠廣汽集團全產業鏈,可以從應用場景出發,更好地甄別和投資出行領域真正有價值的前沿技術,為戰略項目提前做布局;另一方面,廣汽資本可以很好地成為汽車產業與資本連接的紐帶,通過自有資金帶動社會資本一起精準培育汽車及出行領域的優質項目,優化供應鏈、聯動產業內外資源共同布局未來汽車生態圈,真正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進一步厘清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熱點、難點和痛點,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競爭力,本屆投資年會還同步舉辦了兩場圓桌會議,分別聚焦資本如何更好地助力產業的技術進步,產業投融資還有哪些投融資難點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