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目標加速推進與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的進程,傳統熱電廠面臨深度調峰與環保升級的雙重挑戰,城市固廢處理需求激增。如何探索熱電行業低碳轉型與資源循環利用創新路徑?
中國電力科技網、北京中盛國策新能源技術院、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25年8月28日在青島聯合舉辦“熱電廠靈活性改造與耦合焚燒提質增效技術實踐交流會”,匯聚10位權威專家和企業精英,共探行業前沿技術、實踐方案與發展方向。
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 破解行業轉型難題
本次會議將深度解讀新能源并網政策對熱電廠靈活性改造的剛性要求,分享調峰能力、智慧運維等核心技術的同時,探討補貼導向下的技術升級路徑。
其中,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宋國良研究員將提出“燃料高溫預熱改性靈活快速調峰創新思路”,通過燃料高溫改性活化,實現固體燃料像氣體一樣燃燒,分享循環流化床鍋爐全負荷快速調峰最新研究成果,為破解深度調峰至17%負荷技術瓶頸提供一條新技術途徑。
固廢耦合焚燒實踐 探索資源循環新模式
針對污泥、農林廢棄物等固廢處理難題,青島松靈電力環保總經理郭廣龍將提出“小型CFB鍋爐提質增效新思路”,生動展示流化床技術在污泥高效焚燒與熱能回收方面的應用實踐,為固廢處理提供新的借鑒。山東銀鷹化纖熱電總工程師冷海波將分享“蒸汽干化+濕法除塵”的改造案例,深入揭示該方案所帶來的顯著經濟效益,解密實現超千萬元增長的技術秘訣,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產學研深度融合 共繪行業發展藍圖
重慶大學盧嘯風教授、浙江大學王勤輝、哈爾濱工業大學孫紹增教授等學術領袖,將聚焦燃燒-傳熱調控、生物質氣化、低成本靈活性調峰等創新技術,帶來最前沿的學術觀點和研究方向;
華能長江環保科技趙鵬勃所長則從通過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及工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探討該技術在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方面的可行性與優勢,為行業提供可復用、可推廣的技術模板,推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實地考察與互動交流 推動技術落地應用
會議期間,與會嘉賓將實地觀摩山東銀鷹化纖熱電廠改造項目,直觀、清晰地了解污泥摻燒設備運行效果,還能與青島松靈技術團隊就流化床工藝優化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交流,促進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推廣。圓桌討論環節聚焦“改造成本分攤”“多物料適配”等行業痛點,深入探討政府補貼機制、不同含水率污泥的燃燒參數調節等關鍵技術問題,凝聚行業智慧,尋找解決方案。
本次會議將打造三大核心價值:作為技術成果的展示窗口,集中呈現污泥摻燒等前沿應用案例讓參會者了解行業最新技術成果;作為行業智慧的碰撞平臺,促成設備廠商、科研機構與用能企業深度對話,推動各方合作;作為綠色轉型實踐樞紐,通過參觀考察、深度交流,加速低碳技術的落地應用,推動熱電行業的綠色轉型。
誠邀您8月28日赴青島,共同探索流化床工藝創新路徑,以技術協同推動熱電行業在“雙碳”賽道上實現突破性發展!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