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致辭中指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科技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希望研究院充分發揮平臺經濟作用,推動形成產業聚集效應,主動滿足政府決策、社會治理、社會用能等各方面需求,有力支撐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黃建忠表示,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將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和平臺作用,積極落實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工作部署。碳中和研究院作為低碳政策的實踐者,將用數據落實碳標簽推廣、碳技術成果轉化和節能降耗政策,為國家碳中和目標努力奮斗。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在發言中強調,“碳中和大數據”要重視對“大”的定義,要做“大體量”數據,也要“大范圍”地尋找利用和減碳有關的數據,多角度匯集各行業的數據。同時要重視建設節能減碳科技資源優化配置平臺,為促進中國的碳中和事業貢獻重要力量。
國家信息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欣在致辭中對碳中和大數據研究院給予充分肯定,并指出碳中和大數據具有“新資源、新思維、新動能、新手段”四大特征。
中國科學院院士費維揚教授作了《創新驅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學術報告。
(嘉賓)
會議共十位特邀嘉賓講話和致辭。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代表共建單位發言,會議還介紹了2021鄒平碳中和論壇,并為第一期碳排放管理人才培訓班合格學員、碳標簽授權評價機構、低碳服務公司綜合能力等級評價單位頒發證書。
(頒發證書)
北京電視臺、人民政協報、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中國經濟網、央廣網、央視網、中國能源網、國家能源網、北京晚報新視覺等媒體記者到現場采訪報道。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